亚信峰会举办之际,上百位中外记者5月20日走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了解试验区建设情况。据悉,随着近日第一家有限牌照银行开始筹备,自贸试验区首批23项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已全部实施。
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介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去年挂牌成立时,中央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等6个领域18个行业扩大开放,当时推出了23项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的措施。经过7个多月的努力,日前最后一项服务业开放措施——有限牌照银行也已进入实质筹备阶段,标志着自贸试验区首批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全部落地。除了开放措施正式实施外,在项目引进方面,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外资游戏游艺设备生产销售、外资工程设计、融资租赁兼营商业保理等领域已有一批项目在试验区落地。教育培训、医疗服务、投资管理、增值电信、旅行社等开放领域也已形成一批项目储备,今后自贸试验区将根据相关政策的操作流程和具体要求,推动各项目在试验区先行先试。
记者了解到,首批服务业开放措施实施后,目前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市商务委正配合中央有关部门,积极研究试验区服务业开放新一轮举措。在此基础上,2014版负面清单有望比现行版本缩短1/3,为外商投资营造更加便利、更接近国际通行规则的营商环境。
朱民表示,7个多月的实践证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各项改革得到了市场和企业的认可,尤其是外资企业对参与自贸试验热情很高。数据显示,自贸试验区成立第一个月就有29家外资企业落户试验区,上个月试验区新增外资企业数量达到201家,挂牌成立7个月来,自贸试验区共新增外资企业826家,比同期增长5倍,企业注册资金更是增长14倍。
下一步,自贸试验区将继续在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监管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制度创新。今年,试验区将通过建立协同和联合监管制度、社会信用制度、综合执法制度、社会组织参与市场监管制度、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协助监管制度以及综合评估制度等六个方面,推进试验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的建设。今年下半年,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也将在自贸试验区启动,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部门将进一步探索“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自由”的监管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