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将惠及外资企业


文章发表时间:2012-03-07 09:52:32

    全球知名农机制造商约翰迪尔正为“深耕”中国市场执行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在过去的15个月间,该企业宣布在中国北方农业大省黑龙江和中国北方港口城市天津,投资三个大型新建工厂项目。最近,还计划将其最具技术优势的棉花收割机系列落户在中国本地生产。

    约翰迪尔中国区总裁卢克·盖斯塔特说,中国政府对现代农业的重视给涉农外企创造了很好的发展环境,不过现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和变化非常迅速,行业内无论是本土还是外资企业相互间都存在激烈竞争,“任何公司想在这个市场立足和发展,必须要快速地规划和调整”。

    正如盖斯塔特的感受一样,中国经济的确正处于一个深刻而关键的转型期中。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分析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长期以来依赖低廉的土地、资金和劳动力成本来实现出口从而获得高资本回报率和高速经济增长的模式,将因为全球需求的长期低迷以及国内收入分配改革、要素资源和环境成本的提升而发生改变。

    事实上,这种变化也反映在外企对华的直接投资方面。2011年中国吸收外资创历史新高,达1160.11亿美元,但全年9.72%的增速较2010年回落了逾7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认为,这其中既有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鼓励制造业回流的原因,也有中国相关成本上升和注重优化外资结构、提升外资质量的因素。

    5日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查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报告还提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何树山认为,尽管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升客观上对吸引外资有一定影响,但是中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所释放的信号,使得中国市场对外资仍有很强的吸引力。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市场普遍认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中国消费结构升级蕴藏巨大的需求潜力。

    这种需求并不仅仅是在消费方面,张茉楠补充说,也包括传统产业和技术升级蕴含的投资机遇。她认为,考虑到中国面临的要素价格长期上涨趋势,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低端制造业资本流入的步伐可能会减缓,而对于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外资企业而言,中国推动产业升级恰恰为其打开了投资获利的市场空间,从而共享中国产业升级的收益。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全国人大代表、中星微集团董事局主席邓中翰指出,在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无论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都有机会“分得一杯羹”。

    今年1月30日,中国制定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正式施行。新目录在鼓励类中增加了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新产品、新技术,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机电设备、电池回收处理以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系统设备等条目。同时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说,这不仅体现了优化外资结构的政策意图,也给外资指明了在华发展的新机遇所在。

    事实上,2011年中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已达552.43亿美元,同比增长20.54%,在同期全国总量的占比首次超过了制造业。

    何树山说,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43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投资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

    这其中包括约翰迪尔位于天津的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在过年两年中,这个中心面积扩大了一倍,基本上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进行研发设计。

    盖斯塔特说,他对企业在中国发展非常乐观,所以才会持续在人才、管理体系和新工厂建设等各方面进行大量的投资。

    根据中国政府日前印发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到2015年中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由现在的52.3%提升到60%。

    “如果我们能参与其中,将发挥积极作用,”盖斯塔克说:“我们长期非常看好这个市场”。

 

 

文章附件:
相关链接: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2001-2003 上海投资网
    投资咨询热线:+0086 (21) 68868336, 68868321
    info@shanghaiinv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