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始重视在华公众形象


文章发表时间:2011-10-10 08:50:03

    前不久,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巴斯夫公司在重庆市建立了该公司在中国的第一个社区委员会,委员会主要由当地居民代表组成。

    巴斯夫在重庆建立这个社区委员会的原因很简单——将危机公关前置。该公司计划在重庆投资80亿欧元建立一家大型化工企业,已得到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但是该项目并未得到当地居民的完全支持,国内外一些环保组织和环保人士也对该项目持反对或质疑态度。

    批评该项目计划的环保人士认为,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地区,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当地建立重污染大型化工企业,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据记者了解,作为一家世界领先的化工企业,巴斯夫一贯比较重视环境保护和公众形象。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已注意到当地部分居民和国内外部分环保组织和个人所持的反对态度,并表示将认真对待这些组织和个人的意见。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重视在华的公众形象。瑞士先正达公司是一家大型农业科技公司,在农作物保护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该公司将形象宣传和加强与中国公众交流的工作重点放在了青年学生和科研人员身上。近年来,先正达投资数千万美元,与农业科技有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强联系,为部分在校生提供奖学金或实习机会,并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

    国庆节前夕,先正达还在北京中科院举办了由农业院校大学生参加的研讨会,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发表自己真知灼见的平台。

    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重组仅仅十年时间的这家年轻的跨国企业已经在中国的农业教育、科研专业人士和学生当中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

    未雨绸缪是一些跨国企业注重公众形象的主要做法。总部设在南非的英美资源集团曾计划在陕西省投资建设一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多年前就开始在当地社区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如今,虽然该煤化工项目早已因故终止了,但英美资源集团却仍然在当地坚持执行其防艾公益项目。

 

    “做投资项目要看机缘,但做公益项目有良知就够了。”英美中国公司媒体负责人孟澎说。

    尽管跨国企业更加重视公众形象,但危机随时可能发生。如何及时开展危机公关已成为跨国企业共同关注的话题。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一些在中国市场份额比较大的跨国企业多次因产品质量或与消费者发生纠纷而面临形象危机。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少数企业长期居于市场领导者地位,产生某种优势心理,缺少忧患意识,忘记了“消费者是上帝”这个基本原则。一旦遭遇危机,这些企业不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手段,及时与公众沟通,最终给自己造成被动局面。

    博联社总裁马晓霖认为,现在是网络时代,移动通讯的介入起了巨大的倍增效果,个人建立在网络和移动通讯平台之上的博客和微博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公众舆论力量。跨国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在网络舆论的监督之下,稍有不慎,就可能给自己造成严重后果。

    马晓霖提醒在华跨国企业:“做每一件事,说每一句话,都需要三思而后行。在网络和微博时代,任何企业,无论它做得再大,一旦给公众留下一个‘唯利是图’的负面形象,它在中国的好日子也就屈指可数了。”

 

 

文章附件:
相关链接: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2001-2003 上海投资网
    投资咨询热线:+0086 (21) 68868336, 68868321
    info@shanghaiinv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