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今天(9月15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建设交通委员会主任黄融介绍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上世纪末,上海提出建设“四个中心”,经过“十五”打基础、“十一五”建框架,“十二五”时期,航运、金融中心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9年,国务院发布19号文件,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工作得到了国家部委的高度重视,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成立由国务院20个部委参加的部际协调机制,推动上海建设航运、金融中心。机制的建立为上海和中央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有效凝聚了各方力量。在中央相关部门、中央驻沪单位的大力指导帮助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区两级政府、各航运服务企业,紧密配合、勇于创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实现了面上积极推进、点上取得突破,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基本形成,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国际航运综合实验区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为全面建成“四个中心”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航运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物流服务效率不断提高
一是集疏运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外高桥六期主体工程建成,上海港吞吐能力进一步提升。与江浙联系的高速公路增加到8条、48车道,疏港货运通道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12.5米水深航道全线贯通,高等级内河航道项目有序推进。京沪、沪宁、沪杭城际高铁开通,铁路货运能力得到加强。浦东、虹桥两机场形成5条跑道、4座航站楼、5个货运区的规模,上海航空枢纽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集装箱航线和航空网络不断拓展。2010年,上海港新开集装箱班轮航线65条,集装箱远洋航线达151条,近洋航线134条,航线覆盖全球主要港口。集装箱班轮航班数每月2630班,其中远洋645班,近洋567班。同时,航空网络通达性不断提高,航线网络遍布185个城市,网络覆盖基本达到国际大型枢纽机场水平。基地航空公司加快了航线网络建设步伐,在25个以上国内城市实现了双向衔接国际航线,形成了2000多个有效航班衔接机会,增强了国内主要城市经浦东枢纽至全球各大城市的互通。
三是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初步形成。2008年,UPS国际转运中心在浦东机场正式启动。2009年,DHL北亚枢纽转运中心破土动工。浦东机场成为全球第一个同时吸引两大国际物流集成商入驻并建立地区级转运中心的机场,确立了“国际航运枢纽”地位。2010年,上海两场共完成货邮吞吐量372万吨,货运量占全国机场货邮吞吐量三分之一,国际货运量约占三分之二,保持国内机场航空货运领先地位。其中,浦东机场完成了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的1/3和全国空运进出口总额的2/3,连续三年排名世界货运机场第三。
四是与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的联动不断增强。海关将区域通关改革推广至23省市,适用企业达5100余家。检验检疫部门已对全国各地3000余家出口企业实施了“绿色通道”制度。港务集团战略性布局沿江港口,组建长江港口物流有限公司,进一步整合长江流域的港口、航运和物流资源。
五是口岸服务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率先试点建立口岸通关服务协调新机制,加快推进洋山港区、浦东机场、北外滩和外高桥地区的“一门式”口岸通关服务中心建设。海关和检验检疫的报检报关“一单两报”试点首先在上海启动,“全国海关电子税费支付系统”正式运作,上海口岸通关物流的EDI业务单证电子化率达74%,居全国首位,通关效率不断提高。港务集团专业信息应用系统覆盖公共码头作业、仓储场站、物流运输等业务领域,码头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已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十一五”期间,上海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额累计达到36462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货物总额的30%以上。2010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连续六年保持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二、航运服务功能不断健全,综合试验区政策效应显现
一是“三港三区”联动初现成效。成立了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实质性启动“三港三区”联动工作,形成“三区”统一的企业运营平台,有效实现了政策、资源、产业和功能的互补。建立了“常年展示、保税库存、先检后报、三港联动”的进口汽车保税展示新模式和新平台,推进了保税业务的开展;航空保税展示馆实现开馆。
二是水水中转集拼业务得到深化。相继开拓了厦门、南京等8个口岸的集货渠道,实现水水中转集装箱从外地口岸转关至洋山陆上园区退税。
三是营业税免征政策进一步落实。截至今年上半年,共为洋山保税港区的国际航运、物流仓储企业免征营业税33.86亿元。在此政策吸引下,2010年,洋山保税港区新增注册企业同比增长156.4%,一批跨国公司分拨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公司,以及中远航运、神华中海、中外运阳光速航等大型航运企业纷纷入驻洋山保税港区。
四是航运信息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上海航运交易所成为全国唯一的出口集装箱运价备案受理中心、中国船舶交易信息备案中心和航运交易运价指数发布机构。国家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共同设立了国际航运信息中心,发挥着航运信息集聚、发布和分析的功能,引导航运市场健康发展。
五是船员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成立了上海船员服务协会,推进建立国家级船员评估中心,争取中国船员招募中心、国家级船员服务行业协会落户上海,推进船员专业人才市场建设,促进船员市场有序流动和健康发展。
六是航运资源加快集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资本类型的国际海上运输和辅助服务企业集聚上海,总数超过1000家,其中,国际航运相关的外资机构达到250家。全球十大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九大船级社分别在上海设立了总部、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海事仲裁、运价交易、保险公估、航运咨询等国际航运专业服务机构相继在上海建立。非双边海运协议关系国在华设立独资公司、航运经纪人准入制度均首先在上海取得突破。
三、航运金融服务不断拓展
一是航运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成立专门的航运金融部门。太保、人保获批成立航运保险运营中心。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试点正式启动,期货保税交割业务取得突破,航运产业基金初步组建。
二是单机单船融资租赁正式启动。交银租赁、招银租赁公司的5架飞机项目和1艘远洋方便旗船舶项目率先实现试点运作,国银租赁20架“援疆”飞机项目也在机场综保区设立了项目公司。
三是运价衍生品交易取得突破。上海航交所发布的新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被全球航运界权威媒体《劳氏日报》评价为集装箱运价最权威和最准确的指数之一。自今年6月28日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国内基于此指数的衍生品交易量达到178万手,共计151亿元人民币,为航运企业锁定运价收益,规避运价波动风险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制。
四是航运保险业务发展趋势良好。2010年上海地区船舶险和货运险总量达到21.94亿元,占全国相关业务量的17%,相当于国内其他五大主要港口业务量总和。同时,试行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鼓励和引导保险公司积极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四、邮轮母港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国际邮轮业务量大幅增长。2010年,上海港邮轮靠泊108艘次,其中母港邮轮达60艘次,同比增加27艘次;进出境旅客26万人次,同比增长55%。
二是国际邮轮码头建设有序推进。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全面投运,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一期泊位建成,结合外高桥海通码头,形成“两主一备”邮轮母港形态布局。
三是境外大型邮轮沿海港口多点挂靠政策得到落实。口岸部门落实邮轮通关便利措施,加强邮轮母港船舶进出安全保障,提高了邮轮旅客通关服务能力和效率,境外邮轮挂靠上海日益频繁。
国务院19号文件有关航运中心建设的政策,除启运港退税外,其它已经基本落地。近期的重点是争取在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上有进一步突破,延续和深化19号文件的政策效应。近阶段重点推进八项工作:一是探索中资国际航行船舶登记制度创新,通过船舶集聚促进相关服务产业发展;二是加快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鼓励在洋山港发展中转业务;三是大力推广江海直达船型应用,提高集疏运效率。四是推动设立航运中心发展专项资金,推动航运相关产业发展;五是拓展航运融资方式,争取融资租赁业务规模较大幅度提高;六是推动运价衍生品交易市场发展,增强国际市场话语权;七是研究邮轮进出境便利政策,提高邮轮母港吸引力;八是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加强航运中心建设评估。
(二)
在今天(9月15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海事局副局长晨晓光介绍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由该局牵头负责的相关工作情况。
一、促进江海直达船型的应用,提高船舶中转效率
上海海事局开展的“江海直达船舶船检技术标准”课题研究,目前得以应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公布《特定航线船舶附加检验实施标准》,允许A级内河船舶经审核后,从长江直达到洋山深水港。并颁发实施了《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促进提高水水中转的效率,服务集疏运体系建设。
二、积极筹建国家级船员评估中心、船员招募中心
推进国家级船员评估中心建设,在上海市、交通运输部的支持下,国家级船员评估中心最终落户上海。
经过各方努力,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已正式发文同意上海海事局开展船员招募中心筹备建设,上海海事局已成立工作组开展工作。
三、积极参与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建设
上海海事局抓住中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体系建立的历史机遇,向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提出建立相关技术保障机构并落户上海的建议,得到重视。同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派员参加国际油污基金组织相关会议,参与编制相关导则以及制定相关内部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四、开展“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研究,并形成建议方案
建立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对于吸引航运业资源要素集聚、构建航运业数据和知识体系、引领产业链创新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海事局已在年初向市政府提出有关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建设的建议。目前,市政府已着手积极同国务院相关部委沟通,研究该制度所需的其他配套措施,争取使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早日在上海落地。
五、推进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中心和设备储备基地建设
“长江口溢油应急设备库工程”建设正在按计划推进之中,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库房勘察、设计的招投标。配合市政府落实《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上海港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项目研究,正按计划推进之中。
六、开展洋山通航功能提升研究
为适应洋山深水港全球班轮航线不断增加、出口船舶密度尺度不断增大的要求,上海海事局已联合上海港港务集团开展上海洋山深水港通航功能提升研究。在对洋山深水港及附近水域水文气象条件、通航条件、航道条件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突破航道双向通航的边界条件。
七、开展建立海事调查实验室研究
海事调查实验室主要为对海上交通事故证据提取鉴定和分析,为海事调查机构为查明事故原因提供技术支持。
上海海事局已经委托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开展海事调查实验室建设的前期研究。
八、推进邮轮母港建设,促进上海邮轮经济发展
上海海事局顺应黄浦江沿岸港区的功能调整和专用码头的资源整合需求,扩展上海港国际邮轮母港航线,支持境外国际邮轮公司在沪注册设立经营性机构和经营经批准的国际航线邮轮业务。主动开发水域秩序维护,对大型国际邮轮实施全天候护航,为其提供安全友好的航行、停靠环境。
邮轮经济的高速发展、邮轮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上海港的水上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水上安全管理、提高针对邮轮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尤其是在邮轮突发事件中如何快速疏散游客、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将为上海邮轮经济发展营造出安全和谐的通航环境。目前,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已完成了“新鉴真”轮、“苏州号”轮以及“歌诗达”邮轮等多家公司相关船舶的搜救合作计划书的编制与审核工作,开展了通信演练、桌面推演等多种形式的单科目演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进一步强化上海海上搜救中心的应急协调指挥能力,遵照国际公约要求检验国际邮轮搜救合作计划的操作性,提高上海港2000人以上人员疏散、人命救助能力以及水上消防、船舶防污染的应急反应能力。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拟于近期组织一次大型邮轮的搜救演习。
(三)
在今天(9月15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介绍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相关情况。
(一)运价指数
目前,上海航运交易所已经编制发布了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和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两大系列指数。
在集装箱运价体系建设中,1998年航交所首发了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在此基础上,2009年专门推出了满足航运金融衍生品发展需求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目前,CCFI、SCFI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认可。
在散货运价指数体系建设中,2001年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CBFI),已成为反映国内水运市场行情的晴雨表。为更及时地反映市场,2011年航交所对CBFI进行重大改革,9月1日起每日煤炭运价指数(CBCFI)正式对外试运行,以适应沿海运价中远期交易需要,为企业提供规避运费风险的管理工具。
(二)运价交易
2010年1月15日,国际上以SCFI作为结算标的的全球第一笔集装箱运价衍生品交易成功。2010年6月、8月,伦敦清算所、新加坡交易所亚洲清算行相继与航交所签约,为SCFI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提供清算服务。
同时,航交所也在国内积极搭建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平台。自6月28日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SSEFC)开业至今,我国集装箱运价衍生品交易量约180万手,交易额超过150亿元。这是我国航运金融服务的重大创新,将有力推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
(三)船舶交易
上海航交所的二手船交易业务持续快速发展。交易品种由原先的散杂货船、集装箱船、油船等扩展到冷藏船、挖泥船、工作船、液化气船等特种船型,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交易业务不断充实,拍卖、评估、招投标、法律咨询等服务比重有所提升。
根据《船舶交易管理规定》的要求,航交所已建立“中国船舶交易信息平台”,为船舶交易营造了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航交所承担研发的“船舶价格指数”基本完成,自2011年4月起开始内部试运行,拟于2011年第四季度对外发布。
(四)诚信建设
为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航交所于2002年启动航运及其辅助业资质信誉评估工作。十年来,共有2000多家次在上海口岸从事航运及其辅助业经营活动的企业参加了资信评估, 并建立了资信档案。通过评估,上海航运领域80%的航运及其辅助企业建立了企业信用档案。
资信评估工作,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客观参考,也为政府管理部门加强宏观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对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维护航运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五)航运信息
航交所以信息中心建设为依托,多渠道采集航运信息,不断丰富信息产品,已形成了日、周、月、半年度和全年度的全时段、全方位信息系列。不断拓宽信息发布和交流渠道,与国内外、业内外知名媒体广泛合作,为企业经营决策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今后,航交所还将加强信息中心建设的软硬件投入,深挖一手的、权威的信息源,开发出更多、更精、更国际化的信息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