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一轮楼市调控及时重拳出击,“限购、限贷”紧锣密鼓出台,保障房建设全面加速,政府打出楼市“加减法”政策组合拳。但目前仍需多方发力破解政策执行瓶颈,有效执行调控措施,引导房地产业回归理性。
“加法”:多方发力增加供应
今年全国共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比去年增加70%多,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以上。
为缓解不断增加的资金压力,2010年,中央财政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达到802亿元。2011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将超过1000亿元。地方政府也采取多种措施筹措资金。
为了督促落实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和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比例不得低于10%的政策,有关部门计划采取相应的硬措施和硬约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指出,争取到“十二五”期末,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改善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十二五”期末,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将达到20%以上。
“减法”:房价控制在合理范围
2011农历新年到来之际,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八条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下称“新国八条”),信贷、税收、限购等措施比以往更加严格。
目前,以落实“新国八条”调控为契机的限购政策已经在全国近30个城市推行。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72个大中城市当中,有15个城市零开盘,总共开盘239个,环比下降70%。
与此同时,银监会等机构推行紧缩贷款政策。2月底,大部分银行提高了首套房贷利率,在部分城市甚至暂停了二套及以上房屋的个人按揭贷款。对于开发贷则实行空前严厉的限制政策,对于新设立企业不给予贷款,对于老企业要还清部分贷款之后才能给予新的贷款。
“效果”:需破解政策执行瓶颈
当下,如何平衡“加法”跟“减法”两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目前的政策瓶颈,成了摆在房地产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国土资源部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30个省区市住房供地、保障性住房实际供地只完成原计划的67.9%。是否能按期、高质量地完成保障房建设,是一个考验。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国家新增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需要资金1.3万亿元,目前中央财政拨款1000多亿元;地方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10%,假如足额到位最多1000多亿元。其余大部分缺口仍需依靠存在很大不确定因素的金融及发债来完成,资金瓶颈仍然存在。同时,“限购、限贷”很有可能阻碍正常需求的人群。
如何破解这些瓶颈?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夏锋认为,保障房建设不能仅当作政府的一项调控任务,应建立产业激励机制,鼓励房地产商主动建设保障房。同时,“加法”要严格控制各类保障性住房的面积标准,使尽可能多的家庭能够尽早享受到实惠。“减法”要尽量减少对有正常资金需求的人群产生的副作用。
“‘限购令’之下,刚性需求仍然存在,只是被暂时压制了而已,所以要警惕报复性反弹。”夏锋告诉新华社记者。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表示,只有调控措施常态化,改变公众“调控之后必放松”的预期,才能平衡房地产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