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的建设管理机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28日在北京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签订五年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促进水电开发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减缓或消除水电项目对生态的不利影响,满足长江中下游生态需求,维护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
这份备忘录列出了四项合作领域:一是借鉴国际“绿色水电”与“低影响水电”认证标准以及水电可持续性评价规范,推动三峡工程及其他国内外水电工程的可持续管理;二是加强“环境流”理论研究,推动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三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大有关三峡工程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四是借助上海世博会、研讨会等时机,促进有关江河流域保护的信息共享、能力建设和环境教育。
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总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未来10年,我国水电开发将进入高峰期。协调水能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水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出席签字仪式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说:“水电开发项目在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影响。为此,三峡集团公司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以减少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致力于成为中国水电行业保护生态的先行者和领导者。
“我们愿意以开放的态度,携手世界自然基金会这一有影响力的环保伙伴,建立长期、友好、深入的合作关系。”他说。
WWF全球总干事詹姆斯·利普说,长江是WWF确定的35个全球优先保护区域之一,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水利水电工程体系的关键工程。WWF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三峡工程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保护健康长江。
据悉,WWF依托其遍布100多个国家的工作网络,拥有强大的国际专家资源。该组织自1996年以来从事长江流域淡水和湿地保护工作,与我国政府开展了多方面良好合作。
集防洪、发电、航运功能于一身的三峡工程,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可使长江中游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至百年一遇。去年三峡枢纽货物通过量达7000多万吨,大大超过蓄水前的1000万吨。自2003年首批机组投产以来,三峡电站累计发电已突破36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亿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