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努力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西部大开发


文章发表时间:2009-08-24 11:31:34

    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本周相继召开。会议分别总结了我国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工作,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重要部署。

    我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五年多来,东北地区遏制住了前些年经济下滑的势头,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发展活力明显增强,重点民生问题逐步解决,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为全国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也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继实施沿海开放战略之后,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决定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

    迄今为止,我国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是行之有效的:四大区域经济均保持较快增长,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去年,东部地区以占全国9.6%的土地和37%的人口,实现了约占全国54.3%的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地位。中西部地区去年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19.3%和17.8%,比2005年提高0.5和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跃居四大板块首位,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趋于缩小。今年上半年,中西部经济增速超过东部。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由非均衡发展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转变。如果不让拥有两亿人的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我国就很难打破闭关锁国的局面,也不可能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90年代中后期以来,如果不及时地调整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形成四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就很难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也不可能充分开发国内市场,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在当前形势下,特别是外需急剧萎缩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推进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与可持续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面临的发展问题和肩负的发展任务也不尽相同。两大区域都承担着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

    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还承担着加快形成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极的重要任务,其中包括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而西部地区需要抓住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扩大内需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全面完成规划任务。

    实现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西部大开发的目标任重而道远。这不仅需要国家和其他地区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更需要当地政府和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按照国务院的有关部署,通过几代乃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美好家园。

 

 

文章附件:
相关链接: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2001-2003 上海投资网
    投资咨询热线:+0086 (21) 68868336, 68868321
    info@shanghaiinv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