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来自市外资委的信息表明:今年1月至11月,上海实际到位外资58.01亿美元(同比增长14.2%);人均吸收实到外资434.86美元,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0.45倍;本市外资企业实现利润616.3亿元,同比增长56.5%;在沪外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341.09亿元,同比增长31.3%。
申城地少人多,尽管每平方公里实际到位外资额是全国平均值的160多倍,但要保持对全球投资商的吸引力,实现吸收外资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引资质量和项目水平,不求最多求最佳。
敞开城门欢迎外商投资,上海并非什么项目都要,而是有取有舍。资源、能源消耗高,不利于环保,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项目,舍得放弃,但对外资“头脑型”企业,以及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则想方设法助其安家落户。今年以来,本市新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外资投资性公司14家、外资研发中心34家。截至上月底,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86家、投资性公司105家、外资研发中心140家。如今,上海已成为香港以外,我国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外资研发中心等外资“头脑型”企业最多的城市。
贯彻党中央对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要求,上海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战略,今年以来在继续积极吸引先进制造业外资项目的同时,努力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并通过吸引外资,提升申城服务业能级并增强上海服务业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能力和水平。今年1月至11月,本市吸收服务业外资项目合同金额41.97亿美元,增速高于第二产业30%以上;服务业合同外资占同期全市吸收合同外资总额的39.16%,比去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其所占比重之高居各省市前列。一大批服务业外资项目落户申城,使上海作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对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辐射功能更加突出。
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求得回报,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目前上海在土地、劳动力等商务成本方面虽不占优,但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这就是近年来在沪外资企业中增加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去年,增资合同外资额占全市吸收合同外资总额约三分之一,今年1月至11月高达37.8%,增资40.5亿美元,且呈现逐月升高的趋势。上海的政府办事效率、法律环境、知识产权保护、进出口通关速度和效率、物流成本、人才、信息沟通等软环境指标在国内明显占优,不少外资企业受益匪浅、经营状况良好,并由此萌生了在沪增资和长期扎根的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