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场数字化监管 近九十万家企业电脑评级


文章发表时间:2004-12-07 11:23:56

  全市目前有企业和个体商户总数近90万,靠各级工商所3000多人怎么监管?在“综合监管系统”的电脑屏幕前我们找到了答案。原来,通过一部工商法规“电子词典”和企业合法违法分类管理制度,上海市场已基本实现“数字监管”。

  输入“000449”这个数字,“综合监管系统”网页上跳出“伪造合同骗取财物”这一“严重违法”类词条,以及处罚的依据、种类和幅度等信息。工商人员称,他们将全国工商法律法规中涉及企业违法的约900个条款,细分为轻微、一般和严重三类近3000条,并编入计算机词典库。以此为依据,将全市企业分为四类,无违法记录的为一类企业,有轻微、一般和严重违法记录的企业分别为二、三、四类。目前,全市绝大多数企业都属前两类,三、四类企业仅在6000户至7000户之间。

  政府职能由粗放劳力型转向集约智能型,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服务作用愈加显现。过去那种要么面面俱到,要么蜻蜓点水的市场监管,如今变成有的放矢新模式。对长期守法经营的企业减轻其负担,平时不主动干预,年检时将其申报材料备案后可当场通过;对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则半年或每季检查,甚至“三天两头敲门”。工商部门还在系统中引入“纵向分类法”,将涉及身体健康、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行业的企业,以及引起阶段性社会关注的企业,归入“重点和热点行业企业”;还把经营期限到期、限期整改到期、注册资本未如期到位、查无实处的企业列为“预警企业”。

  以上两种企业,加之三、四类企业,约占全市20%,市场监管重点凸现,监管效能随之大增,行政成本则为之大减。据普陀工商分局介绍,该局利用这一系统,使日常巡查中的问题发现率从5.7%提高到44.4%,“问题企业”尤其盯得住、铆得牢。另一方面,由于该系统的“电子法典”细分了罚则,执法人员按计算机程序开罚单,行政处罚变得更加规范。

  数字化监管体系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一、二、三、四”并不是人为的终身分类,而是由计算机自动认定,并及时浮动的。据介绍,按照“守法推定”原则,新注册企业先归为一类企业;不犯大错而小错累犯一定数量的企业会被降级;而三年内彻底改过的四类企业同样会升级。据悉,这份电子档案与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驰名著名商标等评定实行挂钩。

 

文章附件:
相关链接: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2001-2003 上海投资网
    投资咨询热线:+0086 (21) 68868336, 68868321
    info@shanghaiinvest.com